主页 > 生活 > >温宿县柯“红山小队”牧民的不眠之夜

温宿县柯“红山小队”牧民的不眠之夜

2019-04-04 11:22来源:商业资讯

  托木尔峰下的山坡和谷地变绿之前,是吐尔逊 · 沙迪克和邻居们最繁忙的时候。羊圈里不时有冬羔诞生,收获的喜悦,致富的希望,伴随养殖大户度过不眠之夜。

  吐尔逊 · 沙迪克所在的温宿县柯柯牙镇帕克勒克村,因靠近赭红色山体,被称为“红山小队”。牧民定居之前,散居在托木尔峰下的博孜墩牧场、萨瓦甫齐牧场等地。

  3月31日,夕阳西下。吐尔逊 · 沙迪克走进后院羊圈,打开羊舍栅栏。晒了一下午太阳的羊群,陆续向羊舍移动。守在门口的吐尔逊 · 沙迪克像招呼老朋友一样,把一只只肥硕的绵羊迎了进去。

  “你看,羊羔使劲往妈妈肚子下面挤,边走还要边吃几口奶;那些准备产羔的羊,肚子看上去很大,走路比较缓慢。”吐尔逊 · 沙迪克对记者说。

  把生产后的羊和待生产的羊分别关进羊舍后,村里的兽医员吐尔逊 · 喀斯木来了。“红山小队”有两名村级兽医员,接羔旺季,他们骑着三轮摩托车挨家挨户服务。

  “怎么样?昨天你家一连接羔16只,真是大丰收。”穿着白大褂的吐尔逊 · 喀斯木问吐尔逊 · 沙迪克。

  吐尔逊 · 沙迪克回答:“现在,一天无论接羔多少只,我心里都高兴。只要新产的羊羔和母羊都平平安安的,我辛苦点也无所谓。”

  两人到前院聊了起来。想到定居前,一到接羔季节,山上游牧的牧民们普遍存在紧张、忐忑、慌乱的心情,吐尔逊 · 沙迪克感慨良多。

  “这个季节,山上海拔高、天气冷,即便推迟剪羊毛时间,羊还是容易感冒,这对生产非常不利。”吐尔逊 · 沙迪克说,为了防止母羊和新生羊羔感冒,我们尽量把羊舍搭建得严实一些,可遇到大风天气或母羊难产、羊羔痢疾等情况,我们还是束手无策。

  吐尔逊 · 喀斯木说,那时候,他本可以带上药去提供免费服务,但山上通讯信号差,交通不便,牧民居住又较为分散,难以为每一户牧民及时解决困难。现在定居了,这个困难就没有了。

  现在,吐尔逊 · 沙迪克一点也不慌。一家人在宽敞舒适的定居房里吃完饭后,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,一边谈论半个月后转场的计划。

  夜里,吐尔逊 · 沙迪克每隔一会都会去羊舍看看。听着羊挤在一起“咩咩”叫着,他心里很有底:羊在生产过程中和生产后出现的一般问题,他都能自己解决。自己解决不了的,他隔着院墙喊一声,邻居就会过来帮忙;打个电话,兽医员也会立即赶到。

  这个夜晚,吐尔逊 · 沙迪克一会儿在羊舍观察,一会儿回房间休息。天亮时分,羊群里又多了7只羊羔。他高兴地对母亲和妻子说:“咱们去年入冬下山时留下的310只羊,现在变成520只羊了,春节前有人要把怀孕的母羊买走一部分,幸亏没卖。”

  这个夜晚,吐尔逊 · 沙迪克的邻居库尔班 · 萨迪尔也这样度过。库尔班说,同样是接羔季节,同样一晚上睡不了几个小时,但山上和山下,游牧和定居,大家心情不一样,产出效益也不一样。

  帕克勒克村党支部书记库万江 · 麦提尼亚孜介绍,“红山小队”的牧民定居后收入不断在提高,羊羔成活率从原来的65%左右,提升到现在的95%以上。最重要的是,牧民定居后开始尝试奶牛、牦牛、骆驼、禽类等特色养殖,学会劳动技能就地就近就业。上山放牧的牧民少了,草场生态环境好了,牧民在享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的同时有了多条增收渠道。